close

  活動開展至今,熱線電話每天被打爆,接線員無數次被真情故事感動落淚。
  《洪山區身邊好人事跡彙編》將於近期成冊,作為洪山道德講堂案例。當選好人還將進社區、學校、企業與群眾交流,鼓勵更多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。
  因版面有限,百位好人故事無法一一刊登,只能選取30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呈現。市民朋友對這些好人故事如果有話要說,可撥打熱線027-87678587,我們將耐心傾聽您的所思所想。
  記者劉元聰 通訊員李翠紅 周傳燕 李濤 曾凡順 郭佳 黃佳妮 彭嶠
  許崇輝 幫助流浪漢的古稀教授
  76歲的許崇輝出生在紅色年代,系華師退休教授,教書30多年,退而未休。“5個班的賬,用我這種模式,1個半小時就能一分不差的算出來”,2004年,許崇輝將50年的研究成果無償貢獻給國家。
  偶遇因偷盜坐牢而被家庭捨棄的流浪漢,送錢送物,多次規勸談心,他的熱心終於換來了流浪漢的迷途知返,今年年初三回家了。回去後他承包了一個魚塘養魚和種藕,現在已成了自食其力的勞動者。
  吳造甫 “做一輩子好事”的義務清掃員
  65歲的吳造甫,幾十年來,每天義務清掃18層居民樓,真正踐行“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,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”這句格言。
  吳造甫堅持每天做好事,經常義務清潔關山口公共廁所、疏通轄區化糞池和臭水溝道。為了250戶居民住戶能夠用上自來水和天然氣,他犧牲自己大量休息時間四處奔波。困難職工李世華大兒子患肝腹水,小兒子患有腎衰竭尿毒症,吳造甫當作是自己的困難忙前忙後。
  馬建漢 不懼安危的“舌尖保衛者”
  “有問題,找老馬!”馬建漢是位基層食品藥品監管人,年過五旬,扎根洪山近十年,是青菱街食品安全的守護神。
  青菱區域社情複雜,食品藥品個體經營戶多,轄區內有華中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,又有小餐飲、小作坊。白沙洲大市場是武漢市及周邊最大的“三無”食用油一級批發市場,“三無”食用油在我市江南各區的市場份額達到80%。馬建漢利用休息時間挨家挨戶上門,從源頭上堵住了“三無”食用油。執法中,抗法者將其小拇指折斷,但他堅持嚴格執法,違法者得到應有的懲處。
  佟仕懷 20年撫養智障棄嬰
  1993年8月,佟仕懷和老伴在路邊花壇里撿到一名男嬰。檢查發現孩子患嚴重智障,二老仍決心收養,取名佟磊。
  為撫養佟磊,老伴辭去工作,全家都靠佟仕懷的工資維持。從吃飯、穿衣、洗臉、刷牙到認字、認物、說話、寫字,佟仕懷一個字、一句話地教,反覆幾十遍甚至上百遍。佟磊現在不僅能在生活上自理,還會認、會寫幾百個漢字。儘管家境清貧,但全家和睦,兒子兒媳也表示將接力撫養佟磊。
  張愛芝 讓婆婆享福的好兒媳
  張愛芝54歲,1983年婚後和丈夫、婆婆一起生活。結婚30年,家中一切瑣事全由她包攬,也從未與婆婆紅過臉,吵過架。年年被單位、社區評為五好家庭。
  2010年,丈夫拋下結髮妻子、一雙兒女和年邁的母親不告而別。在巨大的打擊下,女兒病逝,婆婆身體惡化。她24小時陪護在病床前。在婆婆最後的時間,卧床不起,大小便失禁,張愛芝精心呵護,每天喂飯,給她擦洗身體,清理大小便,甚至親手為她摳便…2013年8月婆婆安然離世。生前,婆婆常對旁人說,我沒有享到兒子的福,卻享了媳婦的福。
  肖天慶 面對五萬酬金不動心的好志願者
  作為一名退休黨員,肖天慶天始終發揮先鋒模範作用,為社區建設做貢獻。
  社區空巢老人甘菊芳患有糖尿病,無人照顧。肖天慶幫老人買菜、做衛生,定期組織社區志願者到其家中打掃衛生、理髮、洗理被褥。2012年5月12日,甘菊芳老人去世前,將自己的五萬元人民幣存入肖天慶賬戶,第三天,肖天慶與老伴一起將五萬元人民幣交到社區。6月8日,在民警及社區工作人員見證下,她將錢轉交甘菊芳繼子。
  張芸 地鐵“助產師”
  2013年12月26日,張芸在地鐵偶遇一個孕婦大聲呼叫,表情痛苦,眼看就要倒下。
  張芸走上前去,握住她的手,讓她放鬆,深呼吸,提醒其老公打120。張芸和產婦老公一起把衣服鋪在地上,幫產婦把腿放平,脫下鞋褲,產婦的公公扶著她的頭,爸爸親手托住自己的孩子。因為臍帶還沒剪,張芸提醒產婦老公脫下衣服把孩子包好,不要挪動。孩子出生十多分鐘後,省婦幼的醫生趕來,看到母子平安,張芸才放心離開。
  李澤周 22年捐資助學奉獻餘熱
  86歲的李澤周多年省吃儉用,卻為希望工程捐贈數萬元。他自己生活簡樸,對於公益事業卻從不吝嗇。汶川大地震,他捐獻了7000元,交納特殊黨費2000元;玉樹地震,他捐款3000元;舟曲泥石流,他捐了6000元……
  2013年3月12日,李澤周一大早就從南湖出發,轉兩次公交車才趕到省青基會,將自己積攢的10000元現金捐贈給希望工程,用於支持“關愛城市流動的花朵——愛心午餐”項目。
  安玥琦 支教山區的女“孩子王”
  她大四畢業,放棄保研,帶領華農支教團7名成員,赴貴州大石村希望小學支教。
  “老師,希望你早點回來找我們”、“老師,我的願望就是與你永遠不分開”……作為當地學校唯一一名女老師,她既是孩子們的老師、朋友,又是孩子們的媽媽。
  她曾代表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受到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的親切接見,她的工作筆記被刊登在《人民日報》中。回校後,安玥琦為山裡孩子發起募捐,呼籲更多大學生加入。
  陳有福 助人為樂的洋志願者
  1月27日,馬來西亞留學生陳有福和留學生朋友來到武漢火車站,頭戴小黃帽、身穿紅色馬甲,做起了春運服務的志願者。
  陳有福就讀於華中師範大學。2012年,他創辦華師國際旅友俱樂部,經常組織低碳環保徒步活動。他多次與曾凡榮愛心工作室的志願者一起開展送溫暖公益活動,去社會福利院和醫院看望貧困病人和空巢老人。  (原標題:洪山好人出爐 凡人善舉暖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b70sbvmb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